We engineer tomorrow to build a better future.
Solutions to your liquid cooling challenges.
 
 
DANFOSS
数据中心液冷产品
  数据中心液冷产品
  FD83接头
  UQD快速接头
  UQDB盲插接头
  BMQC盲插接头
  NVQD02
  NVBQD02
  EHW194液冷软管
  EHW094液冷软管
  5400制冷剂接头
  Manifold 分水器
  液冷系统生产及集成
Danfoss流体管阀件
 
 
 
 
 
非标定制液冷产品
液冷系统生产及集成
阀门
传感器
选型资料下载
  新闻通告
  成功案例
  资料下载

 

 

 

 

 

 

 

 

 

 

 

 

 

 

 

 

 

 


   

 

液冷服务器会议纪要
2023-04-06 09:04 发表于广东



会议总结:

一、液冷行业

1、渗透率判断:23年10%占比问题不大。23-25年之内,服务器液冷渗透率达到20%。宁畅CDCC交流提到自己建设的相关液冷配套的服务器出货量的初步产线规划18万台。

2、互联网:实际项目/原来暂停项目都在启动,液冷渗透率提升。

3、运营商:在试点,等行业标准成立,扩大规模推广。趋势没问题,比如天府云的一期二期方案里面明确就是用液冷,但是规模和落地和业主方、资方、用户方的节奏有关。

4、电网:南网比较积极,今年几个项目上液冷,浸没式;液冷在相关项目中比例40%。

5、PUE角度:此前业内拿能评的时候,PUE的监管,报稿子含液冷,能评达到要求,但是落地时候可能先上风冷,但是不上液冷。现在论证阶段确定了数据中心方案上液冷的话,就要上。监管是加严的,不像之前可以打擦边球,报了就要落地。


二、冷板 &浸没

1、目前冷板为主,冷板90%,浸没式10%,但是浸没会变成主要的方向,预计2年内冷板和浸没能达到6:4。

2、对标传统制冷成本,冷板1.1-1.2的系数,浸没2-3的系数。目标未来单台服务冷板价格到2000-3000元,可以和风冷PK。


三、高澜股份

1、高澜的液冷技术能力积累更加深,产线在基础设施投入中不需要很多新增,是柔性的,交付产能强,欠缺的是业内IDC的资历,但是作为重要业务方向,营收占比会快速提升,目前几个落地项目的口碑、交付质量都不错。

2、22年矿机份额:高澜60-70%,英维克20%,另一家10%左右。

3、客户端进展:互联网厂商中字节最快,BATJ,运营商慢一些,但是总体容量运营商体量更大。和华为有合作,规模化项目没有。


专家介绍

1、随着ChatGPT的火爆,算力增加,传统数据中心比如电网、各行业等的数据中心的建设,会催生液冷渗透率的上升,目前可以看到,数据中心机柜的功率密度在上升,比如冷板液冷13kw、15kw,浸没功率密度更高,超算可以到30kw、40kw,液冷的应用在实际项目推进中占比比以前高了很多。

2、AI概念火了后,在项目中有明确的应用的趋势,应用AI后,数据中心架构不同了,偏向算力后,单个芯片散热的功率密度在上升,从160w和700w,液冷的应用是必然的。

3、国内的数据中心的应用确实有存在明确的要求,数据中心必须有液冷存在。比如最近南网贵安项目,60%可以传统水冷、浮泵等,剩下40%会上液冷。对行业来说,液冷势在必行。

4、短期来看比如未来一两个月,保守谨慎一些,不会那么快见效,大概在七八九月份液冷的规模会扩大。


交流Q&A

Q:AI的实际项目目前体现不明显这个结论是否合适?

A:结论合适。未来2-3个月内不是很明确。


Q:到Q2或者Q3,项目会集中出现,是有客户相关需求沟通么?

A:目前有,大家对整个架构发生变化后,售前的技术咨询在增多,但没有明确说什么时点会出现什么项目。客户论证完之后会变成内部具体立项,项目就可见了,目前没有。


Q:AI需求催化外,部委以及各个地方政府PUE监管严格,PUE不达标不太批或者阶梯收电价,这个对液冷渗透是否有带动?

A:第一,早前业内拿能评的时候,PUE的监管,报稿子的时候会说1000个柜子中10-20%液冷,能评能达到要求,但是落地时候可能先上风冷,但是液冷迟迟不搞,这是以前的实际情况。

最近1-2年,报了能评之后,会检查是否确实上了液冷,报了就要上。现在论证阶段确定了数据中心方案上液冷的话,就会上。哪怕电网这样的传统市场,现在也要上。监管是加严的,而且不像之前一样可以打擦边球,报了就要落地。


Q:现在中大型数据中心会配套10-20%的液冷比例,这个是主流么?

A:认为会增加,以前可能是10%、20%,现在比例会增高,比如南网就是40%,浸没液冷,比如4000个、6000个柜子的项目就算大了。


Q:4000个柜子是多大的体量?

A:单柜至少13KW以上,TCO才会更好。浸没的话,基本项目都会在20kw以上。


Q:一个项目大几千万?

A:如果上浸没路线,不止。比如1600个柜子(4000*40%),冷板液冷整体造价1500-2000万之间,看各家商务策略;上浸没的话体量更大,不含工质,不考虑液冷服务器,考虑围绕浸没服务器提供冷却的这些,体量在4000-5000万元,含上工质和服务器体量就更大。


Q:国网南网液冷比例提升已经定调了?

A:国网不好说,但是行业内新闻可以看到浙江省电网已经在招标液冷项目,但是浙江有优势,沿海,外冷借助海水或者湖来冷却。南网内部统筹的数研院,论证的部分,认为是保守的,但是也是创新驱动,40%上液冷,虽然是个别2-3个项目,含上服务器、整体解决方案,体量比较大。南网渗透率比较高,9月份交付,一二三期。


Q:大型互联网公司、电信运营商、其他行业的液冷趋势?

A:
运营商:相对比较稳健,目前一些需求可能没有那么大,但是运营商也有自己的想法,希望温控厂家、相关配套厂家,尽快把标准界定好,通过各省公司试点后迫切希望尽快建立液冷应用标准,而且他们的数据中心形态和互联网不同,要融入更加适应的标准,这个在加速,但是今年上的体量和节奏不好说。

互联网:22年速度放缓,头部企业,除了抖音需求比较大之外,其他头部互联网企业都放缓,目前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BATJ实际项目/原来暂停项目都在启动,比如阿里仁和机房,还没有建设完,现在浸没的部分在加速,自持的数据中心会加速和启动液冷应用,所以头部企业需求会加速,包括目前看到抖音的华东区的项目,1.6万个柜子,分好多期,用冷板的液冷,但是浸没液冷解决方案也在更新,明确看到趋势ok,但是体量多大不好说,业内友商有策略,但是总体向好。


Q:电信运营商在试点,等行业标准成立,扩大规模推;互联网,停滞的项目重启,重启项目液冷渗透率提升?

A:是的,明确用液冷。但是运营商,比如天府云,简阳,天府云的一期二期方案里面明确就是用液冷,但是上多快,分几期上,上多大的规模,上的节奏不好说,和业主方、资方、用户方的节奏有关。


Q:存量的数据中心,液冷的渗透率,不算新建的这些,原先聊了行业的人,不足2%,这个数据怎么看?

A:存量确实渗透率不高。


Q:今年没有AI驱动,政策PUE和各家的选择来看,10%以上能看到?

A:哪怕没有这股风,大家还是会加速进程,10%问题不太大,至少我们了解的情况来讲,会有这个可能性/容量。


Q:原先怎么拍液冷的空间?

A:会根据液冷服务器的出货量来判断,不管是AI服务器还是比如中科曙光的存储液冷服务器。比如400万台服务器,液冷如果占比3%,12万台,如果3000元一台算,算出规模。

存量的不好判断。用服务器出货量衡量,相对准确。看宁畅CDCC讲的,自己建设的相关液冷配套的服务器出货量的初步产线规划18万台。宁畅服务器规模在业内能排上。


Q:目前供应商的情况?

A:从行业的温控厂家来看:

第一,无论是英维克、曙光、高澜还是其他,大家都在讲具备整体解决方案能力,比如英维克全链条,曙光全栈式,高澜一站自动解决方案,申菱和H公司走的多稍微讲的少,但是业内温控公司都阐述自己具备整体解决方案,同时提供产品。

第二,玩家有相通之处,有不同,英维克、申菱本来做空调,转向兼容液冷,高澜本来就是做液冷的,技术积累方面有差异,高澜液冷技术能力比英维克、申菱更强,曙光是特例,可以做冷板也可以做浸没,偏向超算,主营业务偏向超算液冷,大家通过自身基础,行业内资源,通过自己的能力,打出来差异化。但是液冷应用关键一点是产业链的成本要降低,相较冷冻式空调、浮泵、间接蒸发冷,成本太高,液冷应用和用户抉择会有问题,每个友商会致力于降低液冷产业链成本,有共鸣,又合作又竞争。

第三,目前的规模,除了曙光外,其他不太会披露液冷实际产品出货量和毛利率,但是目前2022年,在各个厂家的主营业务中占比都没有那么高,但是无论是整体解决方案还是关键部件替代,每个厂家中液冷占比可能会占到主营业务的20-30%比例,随着趋势向好后,能落地多少,蛋糕足够大,看能力,2年维度来看,判断能占到主营业务20-30%以上。


Q:高澜相对来说历史包袱轻一些?

A:对,高澜两点。

第一,高澜液冷产品,前置条件,市场说能做液冷的厂家很多,但是行业内会问,会不会漏,但是现在大家不会问了,会问可靠性多高,是否能把工艺控制更好,成本控制更低,高澜公司在行业内,资源和顾虑少一些,高澜就是为了液冷而生,不用像海悟、埃摩森、维谛等考虑空调,更加激进。

第二,从应用角度来说,大规模批量业内还没出现,今年过去之后,谁是对液冷更加可靠的,技术积累更深的,高澜有优势,当然其他厂家,比如申菱给华为代工,短期之内技术不一定能更好,但体量应该不错,曙光更加需要商业化项目证明自己,英维克本身是产品概念好的公司,宣传力度更强,但是路遥知马力。


Q:在AI相对高算力场景下,大家解决方案、能力和订单清样上的差别?

A:目前行业内,有个市场大家忽略了,区块链的市场,目前上市公司都在争夺区块链市场,数据中心理念是低成本快速部署体量足够大,体量和传统主流数据中心比体量更大。

我们传统的数据中心涉及讲究更多冗余,加上很多UPS消防等辅助措施,但是区块链市场更多温控厂家进入后,发现如果未来AI更加关注算力的话,数据中心架构会更加简化,投资成本会更低,或者一个集成集装箱不需要设置更多技术壁垒,会更加开放,简洁架构,催生数据中心温控方案更简洁,部署更简单,技术路线更简洁,这样规模会更大。

比如原来温控,必须要2个CDU来冗余,但是如果到了高算力,本来就是计算,比单个系统上设置更多冗余更高效更安全,AI场景应用会要求我们温控厂家,温控做得更简单,单泵少冗余。虽然单体造价会降低,但是数量会增加。我们认为AI应用会让温控解决方案变得更加简洁直接。


Q:供应商进展目前是差不多还是有差别?

A:现在还没有形成领先地位,起跑线差不多。


Q:区块链就是海外矿机数据中心?体量如何分配?

A:对,去年体量超过7亿,基础液冷设施部分。总体来讲,申菱没有进入,高澜60-70%,英维克20%左右,另外一家10%左右。

现在困扰液冷应用的首先是成本,成本规模小,应用的器件和部件形态一样,有规模之后,液冷的配套产业链成本是可以下降的,下降之后就可以去打冷冻水空调等技术路线,虽然不是主流市场,但对整个行业的成熟度会加速提升,而且应用工况比我们主流数据中心的应用工况更加严格,因为所在环境更加严苛,为主流数据中心、算力市场打了前仗。

浸没也占一部分,在传统算力市场,冷板是主流,浸没也是试点,浸没偏向于氟化液,区块链市场要求没那么高,给了合成油、矿物油的很好的试验,所以浸没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向,至少82开的比例。


Q:现在市场需求来看,冷板和浸没的比例?

A:主流数据中心中冷板是主流,90%比例,浸没式10%。但是浸没会变成主要的方向。


Q:冷板的成本?

A:冷板的液冷,最终对标冷冻水、传统水冷成本,1.1-1.2的系数,但是如果是浸没,2-3的系数。


Q:冷板的需求增速?

A:2年内,冷板和浸没能达到6:4这样。


Q:听说今年冷板需求非常大?

A:不小,但是多大,至少现在看,冷板技术现在成熟,现在浸没的最大问题是工质问题,一些严苛的金融数据中心等,现在在讨论是否可以用油了,用油后差距会变小,现在还是冷板为主。


Q:高澜的竞争优势?

A:高澜的技术能力,在主流市场,不管原来的主营业务电力市场还是储能,在液冷部分相对强势,积累更加深,目前对冷板解决方案部分,从当下订单体量,占比也不差,第二至少产线在基础设施投入中不需要很多新增,是柔性的,交付产能强,第三欠缺的是业内IDC的资历,但是作为重要业务方向,在市场营销包括子公司发展迅速,在战略中占重要部分,营收占比会快速提升,从战略驱动、技术积累、2022应用案例来看,还是有一定的竞争力的,和申菱、英维克都不同,但是在业内也会迅速铺开,目前几个落地项目的口碑、交付质量,至少在第一梯队没问题。


Q:23、24年液冷的空间?

A:没有AI的话,2年之内能到10%就很不错了。政策加持、应用加持,23-25年之内,服务器液冷渗透率达到20%,这个渗透率个人比较乐观看到。

以400万台为基数,每年增加5%,AI加成可能服务器增速也会更乐观,20%渗透率可能能到100+万台,如果按照2000-3000元单台的价值量,体量基本可以测算,几十个亿问题不大。今年肯定达不到100万台。


Q:AI服务是一定要上液冷么?

A:我们以英伟达GPU来讲,如果600w不一定要液冷,可以均温板+重力热管的3D VC技术等解决,但是他们成本可能是比液冷高的,比如均温板+重力热管的3D VC的技术,类似cooler master给英伟达的解决方案,成本最终配套会比液冷高,液冷可能应用会更加直接一些,所以液冷是主要手段,是必须的。


Q:如果从类似厂商来看,冷板和浸没的售价差?

A:2-3倍。前提工质要界定好,哪怕是3M氟化液2025年退出后,国内氟化液还是很贵,比如国内氟化液还在200-300元/升,有些工质(油)50元/升,差距还是很大,温控并不能决定是否用浸没,而是本身工质和液冷服务器的成本决定是否要浸没。


Q:冷板现在成本4000-5000元/kw?

A:未来两年不会这么高,太高了,打不过传统水冷。能控制到2000元以内,是一个最理想的状态。冷板目前还是偏高的成本。浸没也要对标,但是也要TCO来考虑。所以最终是大家怎么在行业内确定标准的问题。


Q:字节专家AI超算10kw、20kw以上一定要浸没式?

A:如果8kw以内上液冷,经济性太差,如果达到12kw、15kw、20kw之后,液冷性价比比传统技术高。

上不上浸没,如果达到20kw之后,如果有新的技术形态(不一定是阿里的架构,54U的tank,对基础设施、承重要求高),业内也有别的方案,比如高澜有一体化的浸没的液冷产品,和冷板比会有基础设施的变化,第二业内也在积极推把整个tank中用液量减少,从技术创新对标到冷板,同时效率比冷板高,这样应用会有好的趋势,至少字节目前会去推浸没一体化产品,架构和现有的阿里云的架构不同,但是还没发布。


Q:字节是高澜客户还是潜在客户?

A:各个温控厂家都是字节的液冷白名单,大家都有机会,互联网企业开放,阿里也一样,但是高澜目前卡位比较好,从产品论证到落地的能力不错。


Q:高澜之前做特高压冷却多,对大功率更有经验,有些厂商说高澜在浸没技术比较明显,冷板技术差异不大,如何看?

A:从冷板角度来讲,是好事,如果所有温控厂家水平拉齐,行业会很健康,成本优势、制造工艺优势、用户选择放心,应用会广,冷板各家优势不在技术能力,在制造能力,整个交付能力,工艺水平能力,批量出货能力,底层技术水平差距不大,但是交付能力差距大。第二,浸没最终也还是考虑部署,就是交付能力,因为率先使用的是头部互联网企业,还是要考验产品的一致性问题,可能某些厂家会稍微领先,但是不会领先很多,目前大家都有机会,没有谁最好,高澜在Q2和Q3季度浸没的出货量应该会相较其他温控厂家领先。


Q:同飞的情况?

A:同飞正在进入,参加了几个论坛,可以做CDU,但是对数据中心的应用场景比较薄弱,个人认为还没有入门。


Q:如果以矿机市场举例,去年7亿,高澜6-7成,4亿左右,大概对应多少矿机机柜?

A:具体数据不一定准确,但是高澜份额一定是最大的。一个1MW集装箱能装210台服务器,单体造价60万左右。芯片功率400-500W,单台服务器达到接近3kw热量。


Q:交付是tank形式么?

A:都有。如果冷板液冷是专门的液冷服务器/液冷矿机,浸没可以直接改造风冷服务器,如果市场行情好,体量更加大,因为还融入了余热回收的概念,余热回收可以应用很大场景,比如养鱼等。


Q:1MW什么概念?

A:整个集装箱的散热功率。


Q:倒除一下一台5kw左右?

A:可以超频,本身没有那么高,但是可以超频,风冷不能超频,但是液冷芯片温度和传统数据中心芯片温度不同,比如神马推出一款80度耐温的,就是面向余热回收,但是比特大陆可能就50度出水,所以可以超频,超频看矿机厂家的开放程度,超频意味着算力更高。


Q:单台服务器3-5kw不是最高的功率吧?

A:如果GPU功率密度越高,液冷的应用更加可观。


Q:高澜订单都交付了么?

A:陆续交付中。


Q:22年交的多还是23年交的多?
A:23年才一个季度,这样22年交的多。23年应该也会好。


Q:单台冷板价值量2000-3000元,包含了服务器内部的水冷板、快接、环形管路这些么?

A:包含了。


Q:单台价值量有点偏低?

A:是一个目标状态,现在成本还没有办法算那么精细,但是目标要往这个靠。每家的环形管网的设计理念,小环网、大环网,大家都还在努力降本,我们可能会把不锈钢的管路换成别的材质,大家都有理念把一次性投入成本降低,才能把规模做大。


Q:现在如果用空调的成本?

A:传统冷冻水1kw需1200元,要论证,不确定。


Q:每个2000-3000元是什么概念?和功率相关?

A:笼统的概念,外冷可能应用不同,有些冷却塔有些供水有些间接蒸发冷,要细化到环境中才能对比。


Q:2000-3000元的概念是以已经落地的矿机的项目为参考?

A:和矿机无关,和主流数据中相关,一定要往这个趋势去努力。


Q:今年除了矿机外,英维克、高澜、申菱这几年今年数据中心液冷的订单体量?

A:各家翻倍问题不大,以现有营收规模。


Q:去年来看,这三家的液冷体量?

A:不好说,项目有头部互联网的,有改造零售的,有运营商试点的,还有金融政企的客户,不好说具体数据。但是从同比来看,翻倍的问题不大。


Q:液冷部件的成本、价值量和功率的提升的关系?如果功率提升一倍,哪些部件增量更多?

A:目前看,比如冷板这部分,只会降低,不会增特别高,因为技术路线相似。


Q:不考虑客户降本,现有来看,20kw比10kw贵在哪里?

A:整个散热容量增加,液冷单千瓦散热容量增加,对应的成本是一个线性的关系,同样会增加,部件影响不是特别大。快接100元还是100元,但是数量增多了。


Q:固定结构件增量不大?但是和散热容量相关的会增加?

A:更多散热容量增加,用的部件多了,反而成本下降一些,但是体量大了。


Q:现在看到的头部几家,英维克、高澜、申菱、曙光数创,几家的区分点?

A:曙光偏向于超算的应用,商业化部分竞争力比不上另外三家。英维克和申菱目前最大的用户是H公司相关,这部分看华为数字能源军团业务的增长。头部互联网企业高澜卡位更好,我们认为大家在同一个起跑线。我们会努力拉平大家各自的技术状态,有机会,但是能否分出胜负,或者谁会胜出,可能要今年之后,现在不好下结论。


Q:为什么高澜在矿机份额最高?

A:因为高澜的制造能力更强,基本上整体的产线,无论manifold到整体集成能力,比另外两家都强。


Q:交付能力更强?

A:交付能力意味着首先工艺能力更强,质量更加可靠,围绕身边的都是做这个的供应商,产业链合作伙伴更加成熟一些。


Q:英维克和申菱都是和H合作更加紧密?

A:对的。


Q:液冷的竞争情况和毛利率情况?

A:竞争相对比较激烈,因为去年体量来看体量不大,但是大家认为趋势好,迫切需要规模化项目来证明自己/练能力,决策相对激进。

从目前毛利率来看,大规模大体量的毛利率不会特别高,维持30%左右很厉害了,但是零售和改造的毛利率可以比较高,两者有机结合,大项目毛利率不高,小项目不到千万级的毛利率高,综合净利率水平8-15%都可能,看各家企业的水平,供应链的能力。


Q:30%的毛利率,如果矿机也那么高?

A:可以做到30%,最近一次的产品产值可以,前面做不到,前面10%就不错了。


Q:高澜这几年有可能率先落地和放量的客户排序?

A:字节快,BATJ,运营商慢一些。但是总体容量运营商体量更大。高澜目前没有和华为有实际的大批量交付,合作有,规模化项目没有。

 

北京汉深流体技术有限公司 Hansen Fluid
丹佛斯签约中国经销商 Danfoss Authorized Distributor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望京街10号望京SOHO塔1C座2115室
邮编:100102
电话:010-8428 2935 , 8428 3983 , 13910962635
手机:15801532751,17310484595 ,13910122694
13011089770,15313809303
Http://www.hansenfluid.com
E-mail:sales@cnmec.biz

传真:010-8428 8762

京ICP备202302466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19740

Since 2007 Strong Distribution & Powerful Partnerships